首页 >  新闻动态

建立翻译符号学的学科独立性

作者:熊辉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79    2025-04-14 19:41:22

 建立翻译符号学的学科独立性

主持人:熊辉

 

翻译学与符号学先天具有毗邻性和重叠性,符号的解释诉求和翻译的符号转换等决定了二者具有联袂的学科基础。但长期以来,翻译符号学发展总是难以摆脱“符号学方法+翻译现象”的研究模式,即便近年有学者提出建立翻译符号学学科的设想,却依然将其视为符号学的分支学科,难以形成翻译符号学的学科独立性。实际上,在翻译学与符号学联袂的过程中,并非只有符号学对翻译学具有指导意义,翻译学其实也有助于符号学原理的完善和丰富,而且在当今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符号权力的获得也必须依靠翻译的手段才能得以实现。因此,翻译符号学并非只是符号学的分支学科,它兼具了翻译学和符号学的部分属性,同时也具备了自身的特质,唯持此念方能真正建构起翻译符号学的学科独立性。

在翻译符号学发展的短暂历史中,其总是难以摆脱符号学的“操控”。但翻译符号学有自身的特殊性,它在很多方面展现出与符号学的巨大差异:一是从“解释者”的角度来看,翻译符号学中的译者既是符号学中的意义解释者,但同时也是符号意义的再现者和新一轮符号过程的开启者;二是从“研究对象”上看,符号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意义,而翻译符号学的研究还涉及到第二符号文本的生成、传播和接受问题;三是从“研究旨趣”上看,符号学的研究旨趣在于意义的传递和转换,而翻译符号学的研究旨趣在于意义的再现和翻译文本的评估。因此,我们不能再将翻译符号学视为符号学视域下的翻译研究,而应该从翻译符号学自身的特质出发建构其学科独立性,方可助推翻译符号学的发展。

翻译符号学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期“翻译符号学栏目”开篇选入的是《翻译符号学对符号学的借鉴与突围——兼论翻译符号学的学科独立性》,此文刊登在《中国翻译》杂志2025年第2期,作为该期刊物的首篇封面文章被大力推介,在显示出此文价值的同时,也昭示着建立翻译符号学学科的紧迫性。其次是《论解释意义在文学翻译中的隐身现象》,此文发表于《符号与传媒》杂志2024年第1期,讨论了翻译过程中解释意义被隐藏起来的特殊情况。第三是《论傅译莎士比亚的伴随文本》,这是一篇全面论述翻译文学伴随文本的文章。此外,根据翻译符号学的线性发展,列举出在翻译符号学领域有贡献的学者文章,以飨读者。当然,碍于篇幅所限,遗珠之憾在所难免,留待以后选刊。

 

 

相关论文:

1. 熊辉:《翻译符号学对符号学的借鉴与突围——兼论翻译符号学的学科独立性》,《中国翻译》2025年第2期。

2. 杨珊珊、熊辉:《论解释意义在文学翻译中的隐身现象》,《符号与传媒》2024年第1期。

3. 熊辉:《论傅译莎士比亚的伴随文本》,《东吴学术》2023年第3期。

4. 罗进德:《略论符号学的翻译观》,《中国翻译》1988年第1期。

5. 郑伟波:《从符号学角度看翻译等值的限度》,《中国翻译》1988年第1期。

6. 王铭玉:《翻译符号学刍议》,《中国外语》2015年第3期。

7. 王铭玉:《翻译符号学的学科内涵》,《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

8. 吕红周、王铭玉:《“翻译符号学”的名与实》,《翻译学刊》2023年第2期。

9. 王新朋、王铭玉:《雅各布森六功能之翻译符号学剖析》,《山东外语教学》2022年第4期。

10. 贾洪伟:《翻译符号学的概念》,《外语教学》2016年第1期。

11. 贾洪伟:《建立翻译符号学的可能性》,《山东外语教学》2016年第3期。

12. 贾洪伟:《翻译符号学的三域问题剖析》,《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

13. 王洪林:《符号学与翻译研究“联姻”:回顾和前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