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中国书法的符号学研究

作者:于广华  来源:  浏览量:1687    2021-03-12 11:08:29

 

中国书法的符号学研究

主持人:于广华

 

书法是基于汉文字的艺术符号,是一个独特的艺术符号表意系统,单纯的书法式书写,涉及汉字、语言、文化、道德等一系列其它因素,由此也使书法符号意义的生成机制的更加复杂。书法为书写汉文字的艺术,书法始终和文字联系在一起,文字又涉及语言学符号学问题,中国汉字的语言、符号、图像分析,对于探究书法汉字的视觉符号及设计问题,有着积极借鉴意义。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与西方文字有很大区别,部分学者通过符号学探究汉字独特的意义生成及符号表意机制,如孟华详细分析了象形汉字独特的文化表意系统,以及文字与图像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网络新媒体语境之下汉字表意系统如何变化的问题。汉字涉及民族式思维和表意机制问题,作为书写汉字的书法,艺术意蕴的加入使其意义系统更加复杂,书法涉及文字美感、书写者的文化权力、文字的文学内容、接受者、书写及接受语境等诸多问题,对于书法的艺术符号意义,其艺术意蕴与汉字表意往往牵连一起而难以区分。

部分学者利用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理论探究书法,如傅京生认为书法“能指”即“具有情感符号属性的书法形象”,书法的所指即“审美接受者从书法‘能指’中所引出来的观念的,精神的或者心理的审美因素”。运用符号学对书法文本表意进行分析,这契合书法研究的现代学术研究立场,尤其是受当代艺术的影响,现代书法的出现引发的书法本体问题的讨论,诸多现代书法理论家探讨书法与其它艺术的界限,书法的独立品格之所在,雅各布森从语言符号学视角定义诗歌之所为“诗”的那部分品质在于“诗性”,同样,我们可以借助符号学分析书法之所以为书法艺术的那部分品质,去阐释书法艺术本体以及书法性

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着重探究符号的能指与所指问题,诸多相关论文也主要集中于书法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形式与内容之间关系,但对于艺术符号而言,我们还需进一步拓展书法符号的表意成分和接受问题,对于书法而言,书法的对象和载体是“汉文字”,文字本身包含着很强烈的表意功能,比如文字的沟通交流功能,此外还有基于文字之上的文学表意功能,涉及到书法与文学的关系,书法与文字表意、文字信息记载和沟通交流意义。赵毅衡将艺术符号分为三层结构,进一步明晰了艺术符号表意成分,他将艺术符号分为使用功能部分,实用表意部分,艺术表意部分,并指出艺术表意功能越大,其使用功能和实用表意功能就越小,反之亦然。书法根本特质却在于文字的形式美感,其文字沟通表意功能是其次,艺术根植在了其艺术表意功能上,对于书法而言,就是根植在文字的形式美感上。文字形式美感越凸显,其“书法性”也就越强。书法自身也有一个艺术表意成分逐渐增加的过程,从整个中国书法史来看,在书法艺术萌芽时期,书法的文字的沟通交流和表意功能是首要的,随着书法艺术的自觉,文字的形式美感才渐渐凸显这也是书法自律性发展过程。书法艺术的表意,一方面在文字表意层面,另外一方面,而且随着书法的发展,其艺术表意越来越凸显,这两层表意往往都能很好的统一在一部书法作品中,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诸多名帖,都同时兼具文字表意功能和文字形式美感。

以往的书法符号学研究多集中书法的能指与所指问题,较少涉及书法史及书法文化,赵毅衡进一步将符号学拓展到文化领域,大大增加了符号学的文化艺术的阐释效力,如我们可以通过符号学探究书法的本体意义,由此剖析传统书法史中的书法艺术符号意义的生成机制,于广华采用符号学分析晚明异体字书法现象,从艺术的非实用性看到异体字书法实用文字表意功能的弱化,晚明书法艺术表意及书法本体的凸显,由此看到晚明书法的革新意义。符号学探究符号文本意义的展示与接受问题,如晚明时期书法的展示形式以立轴为主,立轴直接将艺术品呈现在我们面前,创作者利用立轴形式的意图就是为了“展示”。此外,书法文本的展示语境也对书法的艺术表意有着重大影响,书法文本的一系列副文本,比如装裱形式、展示环境、书家的签章等,一系列的副文本强有力的将某一书作指向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的艺术品。 此外赵毅衡提出文化符号正项异项的动态性历史性变动和翻转问题,这对于探究书法艺术与社会文化历史的关系有着启发意义,如晚明时期的尚奇风尚就是当时社会异项文化思潮,由此影响到书法艺术领域,抛弃正项美感,以丑为美,在异项文化的影响下,书法艺术内部的不断的反叛和标出,彰显书法本体力量。

符号学探究符号意义的传播机制,这对于当前中国书法走出去以及书法国际传播有着积极意义。中国书法文化符号一旦形成,就开始脱离符号发出者,是对符号发出者的第一次否定。符号发出者的传播意图只是一个潜在的被阐释出来的对象,接受者又需要另外一个符号来阐释“再现体”,接受者的解释意义又是对符号文本意义的又一个否定。对于中国书法而言,接受者必然根据自身的文化背景和意义系统去阐释书法符号,接受者的阐释结果必然和书法文本意义以及和符号发出者的意图意义有所不同。接受者对于某一符号文本提供的解释,才真正的决定此次符号传播活动真正的意义,因此我们需要考虑什么样式的书法才能被西方人所接受。 一个符号文本的传播,处于发出者与接收两方之间的互动之中,发出者和接受者本身为两个不同意义系统的主体,但是一旦落入符号的传播过程之中,那么这里的“主体性”,只能在主体之间的关系中解决。中国书法传播主体,需要在与西方接受者主体的互动之中,逐渐的探索双向建构、双向整合问题。因此在书法国际传播过程中,需要思考传统艺术语言的现代转化问题,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对话与互动,才能完成符号意义的传达,才能更好的完成中国书法的国际传播。

通过符号学探究书法,不仅是方法论的意义 ,也是书法研究的当代立场,我们可以探究传统书法史中书法符号意义的生成和转化问题,探究书法与社会文化的动态性发展过程,探究书法的副文本,展示和接受机制问题。符号学的新方法,由此引出书法研究的新观点,立足于当代文化背景,以新的方法论视角探究书法,对传统书法进行现代解读,由此拓展和深化当代书法研究。

 

 

于广华   符号学视角下的中国书法“现代性”

于广华   从符号学看当代观念艺术——以徐冰的当代书法创作为例

于广华   书法如何介入当代艺术——以“书·非书2019杭州现代书法艺术节为例

孟华     中性汉字中所隐含的符号学范式

申小龙,孟华   汉字文化研究的新视角“再汉字化

孟华      类文字与汉字符号学

傅京生   书法符号研究札记

范伟     符号学与书法图像的生成机制

熊沛军   论作为文化符号的中国书法

余智鸣   书法史研究中的符号述真

吴川淮   书法文本的叙述性意义

林书杰   还原与叙述——关于古代书论现代转换的方法思考

孙学峰   “集古字”——作为叙述方式与书法实践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