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符号叙述学中的自我研究

作者:文一茗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1022    2021-12-11 15:51:09

符号叙述学中的自我研究

主持人:文一茗

 

  对于自我而言,叙述究竟意味着什么?存在方式,根本属性或者更多?在尝试着作出解释之前,应该首先弄明白的,或许是何为自我。是的,为了“自我”, 我们纠缠了太久。因为所谓的智慧与愚蠢,都在于深知自我的自我意识。尽管古典时期的主体,依凭于各种自我指涉的形式,但自现代性以来,那个曾被奉为“立足之基”的主体已经在语言范式与主体范式的争论之中逐渐丧失。人不再是语言的主人,而反过来是依赖着语言所恩赐的身份得以延续。我们进入的世界,是语言(符号)早已开启的世界。而对于言说的那个叙述者而言,“自我”似乎没有提供可以行动或者安身的元层面构架。那么,自我到底是这场争论中所断言的某种“结果”,还是自主行动之可能的条件?

  本期论文,包含了自我理论,也有文本的应用研究,围绕主题“符号叙述学中的自我”展开深入的讨论:先于符号(叙述)的自我,却只能通过符号进入世界、认知自身,通过罗兰·巴尔特所说的“语言的旋转木马”,来维系自身。最后发现,自我当然不是语言图式的结果,也不是展开叙述之前的神秘领域,确切而言,符号是自我最为根本的属性与形式条件。范式之争的起点,便失落于将自我与其生存的形式条件(符号)及其结果(意义)分开。

 

 

文一茗:叙述“框架-人格”的符号学研究

文一茗:身份: 自我的符号化

文一茗:元叙述转向中的自我认知

赵毅衡:论“自小说”

陆正兰:从符号学看当代歌词中的女性自我矮化

唐小林:寻找灵魂:建立一种主体符号学

邓艮、乔琦:叙述分层与主体分化——论一种小说叙述传统及其现代意义

颜小芳:莫里斯·梅洛-庞蒂的生存符号学初探

吴占勇、张卓:空间自我:位置服务技术下社交网络用户的身份认同构建——以咕咚应用为例

倪爱珍:反讽叙述的形成机制:交流主体的距离

冉华、黄一木:主体、情景、文本:数字空间媒介事件的叙事特征及其影响

曹韵竹:叙述内外的身份建构:兼评保罗科布利的《叙述》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