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飞雄,男,1970年生,四川盐亭人,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1998.9-2001.6)、博士(2007.9-2010.6),教授,现执教于宜宾学院。主要从事西方文学、叙述阐释学、艺术符号学(美学)、大众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出版专著1本,在《文艺理论研究》、《俄罗斯文艺》、《基督教文化学刊》、《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当代文坛》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
长期以来,经典叙述学或现代叙述学都把俄国形式主义的"法布拉"(素材事件)误读为故事,忽视了该派素材事件与情节("休热特")这对概念设置背后的假定:艺术与生活对照,文学史及生活中流传的故事与对这些故事(作为素材)进行重新情节化之循环"陌生化"演化的文学史观。这种错位,也源于经典叙述学建构其概念框架的结构主义理论基础,该理...
长期以来,经典叙述学或现代叙述学都把俄国形式主义的“法布拉”(素材事件)误读为故 事,忽视了该派素材事件与情节(“休热特”)这对概念设置背后的假定:艺术与生活对照,文学史及生活中流传的故事与对这些故事(作为素材)进行重新情节化之循环“陌生化”演化的文学史观 。事件与叙述,应是现代广义叙述学最为基底的概念框架。...
与写作作者有关的符号文本,是否应被纳入文学虚构叙述文本的解释,至今面临合法性的问题。这与经典叙述学在现代叙述理论中的深远影响有关。在口语文化的故事讲述传统中,故事的讲述者(叙述者)、作者是一体的,而且,作者与叙述者、听众、故事人物甚至构成“越界”的交流。这种传统在文字书面文化的虚构叙述中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文字书面文化...
胡塞尔主张的知觉意义发生于语言表达之前,但它只属于基础阶段的意义,梅洛-庞蒂提出的身体知觉意义同样是基础性的,而且增加了含混性。海德格尔讨论的知觉,奠基于此在生存论上的领会。在他那里,知觉与领会到的意义发生于语言陈述(命题)含义之前,但从本质上说,知觉与领会到的意义与存在、话语"三而一",即存在"道说"自身。上述哲学家...
在利科看来,语言只有在具体的使用中才现实存在,人的存在经验也只能在话语中才能得到言说...
本书立足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从“中国”“百年”和“现代性”...
《词综》在中国词学史上通常被视为清代浙西词人开宗立派的标志...
从21世纪初至今,全球符号学研究正在走向新的发展阶段。最典型...
指示性是符号能指和所指对象之间的锚定基础。图像的指示性在于...
长期以来,经典叙述学或现代叙述学都把俄国形式主义的"法布拉"(...
人类文化差异性形成的根本原因,并非地域因素,亦非时间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