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译丛《酷:青春期的符号和意义》出版

作者:符号学论坛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3876    2011-07-30 13:48:27

 

 
酷:青春期的符号和意义(Cool: The Signs and Meanings of Adolescence 
马赛尔·达内西(Marcel Danesi)著  孟登迎 王行坤 译 
 
书评:一次听到“酷”这个词,问一个十三岁小姑娘这是什么意思。回答是:“做个酷人是很酷的”。这个听来是循环解释的妙答,正符合符号学的原理:符号的意义就是符号的使用。达内西的这本书,也是一个很酷的学术姿态:符号学能变得如此有用、有趣、有深度、有锋芒,令人称奇。——赵毅衡 
 
书评2评《酷:青春期的符号和意义》 
 
内容简介:
焦躁、冷漠、忧郁而笨拙的青少年形象——他们在不打电话的时候,会听到喧哗刺耳的音乐;他们会执意梳拌他们的发型,在行动上完全模仿那些与他们整天黏在一块的朋友——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场景的普遍存在的固定要素了。
在青少年阶段,语言、服饰、音乐偏好以及其他符号体系都成了同龄人之间互相认同的具体手段。马塞尔?达内西将这一阶段称为青少年期:一个可以把青春期出现的心理和情感变化引向由社会因素构成的时间框架的符号行为形态。这些行为形态随后被媒体所强化。本书既展现了马塞尔?达内西关于现代青春期符号学研究的综合成果,同时也展现了他本人对青少年文化的意义的解释。他创立了一种对青少年以及那些促成了青少年人格和文化构成的因素的符号学描绘的方法。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前言 
第一章   青少年期(Teenagerhood)的历史
青春期 vs.青少年期
J.D.赛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五十年代
六十年代
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
后现代的青少年 
第二章   酷态(coolness)的出现
意指渗透
身体意象
社会认知
结群现象
聚会 
第三章   对酷态的剖析
相貌与表达
服饰代码
音乐偏好
吸烟
闲逛 
第四章   青春期用语(Pubilect):青少年期的语言
青春期用语vs.俚语
各种特征
情境关注
言辞对决
跨文化比较 
第五章   青少年期的未来
青少年和传媒
高中
关于童年期的神话
关于青少年期的新神话
后现代青少年的世界:《麦田里的守望者》或《发条橙》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