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冗余"与"噪音"是符号学借自语言学和信息技术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是符号文本中或传播过程中"不需要"的多余成分,即对意义解释者来说不相关的成分。这个问题在语言学和传播学中似乎不难理解。一旦应用到符号学的艺术研究中,却变得异常复杂,众说纷纭,至今无定论。有艺术无冗余论,也有艺术全冗余论,针锋相对,却似乎都说得通。这中间有...
符号学是研究表意的理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的苏州园林使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段。中国古典美学精神在苏州园林建筑中体现为园林的意境、神韵,是人们对于苏州园林潜在印象的一种新的解构与诠释。从符号学角度来分析苏州园林中蕴含的美学精神,不仅要将苏州园林中的建筑实体与文化意象进行解构,同时也要将其与中国哲学和美学结合起来。 ...
再现文本再现问题,是意义理论的最基本问题,也是文学艺术研究的最根本问题。看来这问题在中国学术界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很大原因可能是因为在中国当代学术史上,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曾经有过文学艺术究竟应当是"表现"还是"再现"的漫长讨论,如此讨论,再现问题就成为一种简单的写作方式。当时刘纲纪的音法县:"我们可不可以说西方...
数字时代里,数据化已成为一种认识论。由此空间、身体乃至艺术都被数据化,同时,空间和身体的凸显以及艺术的终结正在促使传统的艺术观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鉴于此,文章从身体、符号与审美的关系出发来反思当代审美与艺术,提出在数字时代居间性的身体已经符号化,现代生产逻辑与审美逻辑正在实现共谋,其结果是引发了艺术由心理-情感符号变成了...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生活的需要,音乐,特别是流行音乐,正逐渐成为我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从文化层面而言,流行音乐逐渐从边缘文化样式向中心靠拢,成为主流的文化之一。从中国音乐的发展历史与当今现状来看,无论是古代的俗乐,还是当代的流行音乐,都遵循着文化符号域的原理,不断从边缘地位出发影响主流,给主流带...
所谓"出位之思",指的是一种表达媒介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试...
情感表达是人类的一种重要意义行为,有不同于语义文本的编码方式...
"冗余"与"噪音"是符号学借自语言学和信息技术的两个重要概念,它...
皮尔斯曾与英国女学者维尔比夫人有着长达九年(1903-1911)的学...
二十世纪初,瑞士符号学家索绪尔提出一个二元符号模式,在学界...
胡塞尔主张的知觉意义发生于语言表达之前,但它只属于基础阶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