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马克思主义与符号学

作者:张碧  来源:符号学论坛  浏览量:503    2023-09-15 11:41:16

马克思主义与符号学

主持人 张碧

 

马克思主义对符号学的探讨,及这两种思想方法体系的潜在对话,可谓由来已久。马克思本人关于符号现象最为直接和鲜明的论述,体现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一系列著作中。马克思提出在商品的等价交换过程中,货币得以弥合不同商品的物质性差异,彰显出符号价值。其中,货币遮蔽劳动价值及劳动者的类本质等异化效应,尤其体现出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来自符号学维度的思考,这一思路也直接影响到此后的波德里亚(J.Baudrillard)、洛塞-郎蒂(F. Rossi-Landi)等人。此外,马克思关于人类语言社会属性的论述,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对语言符号现象的研究传统,马克思正是马克思主义语言学、语言哲学的肇始者。

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的一系列方法视域,引发了后世诸多马克思主义者关于符号现象的探讨,或从符号学角度所进行的社会分析或文化批判等。马克思对基础/上层建筑关系的认识,使某些学者从本质主义角度发掘出这种认识与索绪尔语言学的关联,从而在这种思路基础上,做出诸多关于经济基础和文化、艺术的论述,如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阿尔都塞、德拉-沃尔佩,以及诸多“东欧马克思主义者”等等。当然,这种从二元论符号学角度阐释基础/上层建筑的关系的方式,由于忽视了社会历史的辩证发展结构,往往受到马克思主义学界内部的质疑。事实上,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巴赫金等诸多学者便曾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解释符号现象的生成,尤其是以符号的动态表意过程角度,来重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间的复杂关系。显然,巴赫金的分析业已预示,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经济符号学的阐释分析,即将从二元论符号学转向某种与皮尔斯三元论符号学相类似的方法,亦即将语境、对话等要素视为决定表意过程的重要因素,这种认识更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也为马克思主义学界理解基础/上层建筑关系这组经典命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意识形态往往以特定的符号方式,潜藏于特定的文化文本中,并潜在地发挥着政治、伦理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重要批评途径,便在于通过对文本的符号形式的剖析,破解隐藏于文本深层结构中的意识形态逻辑,这在巴赫金、詹姆逊、伊格尔顿等人的批评实践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即便是社会文化文本体现出某种“能指空洞”的倾向,那么在列斐伏尔、波德里亚、马舍雷、韩炳哲等人对意识形态的符号学分析中,也同样使某种特殊的历史状况从文本的深层浮现出来。

在马克思主义庞大的思想体系中,既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探讨,同时,更是蕴含着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执着追求,这其中便当然包含对实践过程中表意机制的生产的讨论,马克思主义也将继续依托符号学的方法资源,对人类的存在意义进行更为深广的理论、实践的双重掘进。

 

 

张碧:《卡冈美学理论中的符号学方法》

张碧:《批判立场陈述与多元方法整合———论斯图亚特·霍尔的符号学观及符号学实践

张碧:《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对指称物的运用及意义》

赵毅衡:《意识形态:文化的元语言》

唐小林:《创新文论话语体系——构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符号学文论》

傅其林:《论沙夫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观》

傅其林:《论奥索夫斯基的马克思主义符号美学》

陈文斌:《回到马克思:重提商品符号研究的意义》

陈文斌:《货币符号学的经济逻辑与文化批判

陈文斌:《马克思主义符号学视域下的西方文化产业理论》

匡存玖,彭 若:《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形式符号美学再审视》

匡存玖,王伟:《论艾尔雅维茨的社会主义先锋艺术符号学美学》

匡存玖:《论波兰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美学》

匡存玖:论科西克的辩证结构主义符号学美学》

到学术论坛讨论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赶紧收藏分享吧!